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探究如何在学前教
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尚存部分不尊重儿童的情况,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没有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全权主导,孩子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孩子们一旦表达的想法与教师相反就会被斥责或是惩罚,导致孩子们不敢也不愿提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中,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没有成为环境的主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缺乏课堂参与感和学习热情,对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存在明显的消极作用。
一、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以往教师在创造环境时常常只是凭自己的喜好挑选几幅图画、照片,组合成精美的墙饰。这样的环境是属于教师的,不是属于孩子的[1]。尊重孩子需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希望,既然孩子是环境的主人,那创造环境时孩子们应该有提出建议的权利,教师也应当征询孩子们的意见。
幼儿园可以每周举办一次“幼儿园是我家”主题装扮活动,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把教室装扮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活泼好动,想法很多,如果全凭孩子的想法来布置,难免会出现孩子想象力丰富而现实里很难实现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想象力,幼儿教师在举办这类活动时,只需要为孩子们提供几处可装扮的地方即可,不需要将整个教室都重新装修一回。比如窗户上的贴纸、讲台的桌布、门上的挂件、储物柜上的摆件等,这类装饰可以改变教室的风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可选素材很多,孩子们的想法可以得到尊重并被实现。位置选定好以后,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商讨想要装修的样式,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想要的物件画下来,也可以用照片展示给其他小朋友,通过商讨后动手开始布置,布置完成以后小朋友们可以录制一段短视频向家长介绍教室里的物件和自己的创意用在了哪里。视频由孩子们带回播放给家长看,不仅能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还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通过自己努力布置的教室得到认可的满足感。
在开展活动时,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有一次一个孩子提出想要在储物柜上铺一张五颜六色的布来装饰,这个提议被很多孩子认可,于是我让孩子们在一张大的白布上,用五颜六色的涂料随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由我剪裁成合适的尺寸再缝上蕾丝花边,做成了储物柜上的盖布。孩子们特别喜欢,在录视频的时候瞬间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图案里找到自己画的图案。那块盖布成了孩子们最有成就感的作品,每次幼儿园有亲子活动,孩子们都要带着父母去看自己画的图案,令人惊喜的是从前孩子们的储物柜一直是杂乱的,自从有了这个盖布,孩子们都开始自觉整理自己的东西,生怕弄脏了它。我想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可能真的把幼儿园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尊重孩子对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师生交流平等
在将“尊重儿童”的理想付诸行动时,教师权威经常会成为一大阻碍。许多教师认为尊重儿童与维护传统的师道尊严必然相冲突[2]。这一理解未免太过片面和极端,其实尊重孩子并不就是必须顺从孩子,幼儿教师应当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环境只能由孩子来提出要求。换句话说,幼儿教师应当与孩子们平等交流,我们教授知识并不是灌输知识,应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而不是单方面地对孩子提出要求,我们要与孩子们沟通,而不要直接训斥和惩罚。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总是用自己的教学节奏带着孩子们学习知识,教学互动也仅限于询问“老师说得对不对呀”这类缺乏思考过程的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在课堂上孩子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旦有违背教师教学观点的声音出现通常会被教师驳回或是挨训斥。这样的交流环境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同时也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应当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的沟通环境,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只有沟通才能增进了解,幼儿教师了解了幼儿的想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幼儿教学需要教师从心底里尊重每一名幼儿,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平等交流,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心声。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教学活动,给予幼儿一些决定权,让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通过努力达到目的的成就感。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幼儿尊重他人、聆听他人的优秀品格。
文章来源:《地球与环境》 网址: http://www.dqyhjzz.cn/qikandaodu/2021/0114/555.html
上一篇:探讨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
下一篇: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运用问题探究